我們真的在選才嗎?
看到顏聖紘老師的貼文,提到在大學特殊選才口試時,有老師問到「剛剛在下高雄的路上看到什麼?」
這的確是個好問題,但是我敢打賭一百個去面試的高中生答得出來的不到五個。
為什麼?因為這些考生從小被灌輸的就是:課本好好唸、只要考試成績好,什麼科系都隨你挑。所以他們對未來有想像的其實很少、也不知道所謂的「對某個學問有興趣」應該是一種怎樣的狀態。
可能有人會覺得,特殊選才不就是只對某個學問有興趣嗎?但是現行的特殊選才制度要求某一科要滿級分(以生醫類科來說,就意味著學生必須對「自然」 – 包括生物、物理、化學這三科 – 都要精熟)、加上名額極少,當然不會有考生把唯一的希望放在這個考試上;事實上更多的考生只是把特殊選才當作多一個機會而已,所以大部份參加特殊選才的學生事實上一點也不特別,並不意外。
事實上,不只是特殊選才有這個問題,走申請入學這個管道的學生,這方面的問題更嚴重。
雖然很多學生都說科系是自己選的,但從他們口試的表現上,感覺比較像是因為分數落點在這裡,又不想考指考,所以就來申請。怎麼說呢?主要的原因是他們對自己興趣的描述與申請的科系不符合。有些提到看過Discovery,但提到未來想做什麼時,卻講了一個不符合的志願;有些提到因為常常看新聞,想要從事那方面的研究,但請他舉一個新聞出來,卻舉出一個超過十年以上的新聞。於是接著問他,想申請的科系有幾個老師?答不出來。好,那再問有哪個老師的研究比較感興趣?一樣答不出來。
當然有些同學會說,老師你要求太高了,我們國高中時代從來沒有想這麼多,只要能考上想考的學校就好,一切等考上再說。
這樣聽起來很恐怖啊,怎麼說呢?我是先考再填志願的第二屆(1986年上大學),那時候沒有大學博覽會、也沒有申請入學等等管道,大學錄取率大概是25%上下,當時大家的想法也是一切等考上再說。怎麼三十多年過去了,還是一樣等考上再說呢?
特殊選才與申請入學都很勞民傷財,女兒七年前去五個學校口試,報名費、交通費、住宿費加起來,兩三萬跑不掉。加上如果申請的學校在外地,家長還要請假陪考(為什麼學生不能自己去,這又是另外一個華人教育的議題;我在國外看到他們的學生都可以自己去口試);如果興趣不在這裡,只是因為不想考指考所以來申請,倒不如乾脆放棄直接去考指考比較實在。
話說回來,個人覺得會有這麼多「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」的學生走這些途徑入學,除了特殊選才與申請入學的制度有問題以外,另外一部份是因為臺灣的社會風氣造成的。
太多臺灣的父母(或許可以擴大到華人父母)都把小孩管得死死的,小時候就是「什麼都不要做、好好唸書就好」,所有與課業無關的活動都是多餘的,於是長大就變成「什麼都沒有興趣」的中學生;等到學測考完要選科系,就不知道要選什麼了。
二月底去大學博覽會,遇到一位同學跟他的家長,問我醫技系跟物治系的差別;我問他對這兩個系都有興趣嗎?他說,是軟體幫他分析「性向」認為他適合這兩個系。
我當場聽了有點傻眼,除了覺得同學應該是不知道自己要念什麼以外,另外是那到底是什麼怪軟體,會認為學生的人格特質適合這兩個科系?還是該軟體根本就只是個「分數落點分析」的軟體啊?光是與人接觸這個面向,這兩個科系就天差地遠好嗎?
我想到已故作家夏元瑜提到當年他考大學的經驗。那時候各大學都是獨立招生,他報考了北京師範大學,數學考得不好(照他的說法,「不是零鴨蛋,而是茶葉蛋」)、但是生物考得不錯,系主任看了覺得夠格就錄取他了。
那時候的大學不像現在,沒有招生的壓力;那時候的學生也不像現在,不會認為非要讀大學不可。所以學生認真學、老師認真教、系上也可以認真的篩選。在現在的臺灣,因為廣設大學加上少子化,光是認真的篩選就做不到 — 雖然口試時遇到的學生不見得適合念大學,但是在註冊率不能達標就要被減招的緊箍咒威脅下,大家只能「先求有」,至於能不能「再求好」呢?有些把休退學率列入教師考績的學校已經不想做到了,慈大至少到現在還能做到努力求好。
除了未達標準就會被減招的幽靈揮之不去之外,另外一個讓大學很難認真選才的原因,是臺灣大學長期的低學費(號稱大學自主,要漲個一毛兩角都要教育部點頭)與逐年降低的低政府補助(以私校為例,從過去直接發給獎補助款,後來開始加入「教學卓越計畫」等「競爭型計畫」,而獎補助款也開始加入各項指標,未達標扣分扣補助),也讓大學必須把學生盡量招滿,才能勉強達到收支平衡。有些讀者可能會覺得不服氣,覺得臺灣的大學學費已經夠高了,為什麼會說是低學費呢?事實上,各國大學學費拿來比一比,臺灣真的算是低的;雖然有些國家的大學可能是「免學費」,但通常免學費的國家都是政府拿出大量的補助,才有可能達到這個效果。
在一個理想的世界中,我們很願意利用各種不同管道選出適合讀大學或是有潛力的學生;但在現在的教育體制下,不論是特殊選才、繁星推薦或是申請入學,我們還是只能在一群群迷惘的高中生中,把比較OK的盡量放在錄取名單裡;而其他或許不是那麼合適的,在註冊率與學校收入的雙重考量下,也不敢直接拒之於門外。
或許也是因此,我真的親耳聽過有老師在申請入學口試時直接問學生「你會來我們系嗎?」也聽過有老師在模擬口試時對學生說:「我知道你想申請這個系,但你想不想考慮一下我們系呢?」
唉。